黨的建設
PARTY BUILDING
2018年第四季度黨課:守紀律、講規矩
發布時間:
2018-10-12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同志向全黨鄭重提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第一次把黨的紀律建設寫進黨的建設總布局,這既是十八大以來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的亮點與特點,也是全面從嚴治黨成效卓著的原因所在。各級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必須牢固樹立紀律意識,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爭作守紀律講規矩的表率。今天我要跟大家一起來學習學習“守紀律講規矩”。
守紀律講規矩,是我們黨與時俱進提升治國理政能力的基本要求。
中國古語早就講過:“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無拘無束、松松垮垮的政黨,是不能干事,也干不成事的,肯定也不能成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對于這個問題,我們每個黨員干部首先要做到認識到位,切實從思想層面有深刻而準確的把握。在新的形勢下強調守紀律講規矩,有其深遠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形勢和任務,相對以往,當下中國所面臨的形勢復雜程度前所未有,各族人民對我們黨的期待前所未有,需要我們黨解決問題的難度前所未有。這一切都需要我們黨勇敢地站出來,凝心聚力、攻堅克難,最大限度地發揮核心領導作用。
對于我們目前擁有八千九百多萬黨員、在一個十三億多人口的大國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尤其需要嚴明紀律、嚴守規矩。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全黨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統一步調、令行禁止。
守紀律、講規矩是對黨員干部黨性的重要考驗
我們在入黨宣誓時,都曾舉起右手莊嚴承諾:嚴守黨的紀律。黨員干部自覺遵守黨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是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純潔性,不斷提高為人民服務本領的根本所在。守紀律不是一句空話,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更不是華而不實的擺設,必須成為“帶電的高壓線”,成為不可觸碰的剛性約束。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強紀律教育,強化紀律執行,讓黨員、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對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視黨的政治紀律、政治規矩為耳旁風的“聰明人”,必須讓他付出代價。
“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矩。”只有守紀律,才不會辦出格的事;只有講規矩,才不會迷失方向、偏離軌道。自古以來,規矩就是一種約束,一種準則;就是一種標準,一種尺度;更是一種責任,一種境界。
守紀律、講規矩是對黨員干部黨性的重要考驗,是對黨員干部對黨忠誠度的重要檢驗。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堅定不移“打虎”“拍蠅”“獵狐”,使黨的精神面貌和政治生態煥然一新,取得全面從嚴治黨的卓著成效,但是,黨面臨的“四大考驗”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黨面臨的“四種危險”具有尖銳性和嚴峻性。現實中,有些黨員干部不守紀律、不講規矩,一些地方和部門政治生態污染嚴重,區域性、塌方式、系統性、家族式腐敗案件時有發生,往往是“拔出蘿卜帶出泥”,查處一個案件牽出一窩人,對其自身、對黨組織、對群眾都造成了傷害。所以,黨的紀律建設一刻不能懈怠,絕不能有“差不多了,松口氣、停一停、歇歇腳”的想法,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
守紀律講規矩是風清氣正政治生態的具體表現。
所謂政治生態,是指政治行為者(包括個體、集體或組織)之間的關系以及社會環境和政治行為之間的相互影響。重構政治生態,就是要從源頭上、根本上遏制腐敗問題的發生,為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營造良好的環境。一段時間以來,一部分地區和一些單位的政治生態出了問題,導致該地區或單位的黨員干部被腐化。提出凈化、重構政治生態,是中國共產黨從當前存在的問題出發,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治本之策。
黨員領導干部只有“心中有黨”,遵守黨紀國法,按紀律來、按規矩辦,不踩雷、不越線,才能管住手中的權力,不讓權力“任性”,不會以權謀私、貪污腐敗。
只有高懸規矩戒尺,遏制形形色色的潛規則,打破大大小小的關系網,努力在全黨營造守紀律、講規矩的政治生態,保證全黨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統一步調、令行禁止,才能應對當前面臨的復雜形勢、完成肩負的艱巨任務,將我們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從而一步一步重構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治生態。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講過:領導干部違紀往往是從違反紀律和破壞規矩開始的。很多事實都證明了這一點。我們每個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一定要強化紀律和規矩意識,要強化政治站位,時刻銘記守紀律講規矩是共產黨人的政治基因。入了黨的門,成為黨的人,守紀律講規矩就不僅是對黨的莊嚴承諾,更是責無旁貸的義務和終身必修的功課。機關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強,在實際工作中,我們非公企業機關工作的黨員干部必須時刻繃緊頭腦中的弦,堅決做到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說什么、做什么,都要符合中央的精神,決不能我行我素,搞另外一套。
推薦內容
分享到

集團總部電話:

手機網站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