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建設
PARTY BUILDING
從黨章中讀懂為民服務的深意
發(fā)布時間:
2022-11-03
中國共產(chǎn)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審議并一致通過十九屆中央委員會提出的《中國共產(chǎn)黨章程(修正案)》,決定這一修正案自通過之日起生效。章程中在黨的建設版塊指出必須堅決實現(xiàn)的六項基本要求中,第四項首句讓我記憶猶新,那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黨章是黨的根本大法,也是組織工作的寶典。新時代的黨員干部,要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話:“黨章是全體黨員干部言行的總規(guī)矩和總遵循?!睍r代啟華章,日月開新元。黨員干部要從黨章(修正案)中讀懂“為民服務”的深意,那就是不斷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中,譜寫新時代發(fā)展華章。
時刻銘記黨的宗旨。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是一句客套話,也不是嘴上說說而已。中國共產(chǎn)黨人在建黨之初時就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當作自己的宗旨和行為準則。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才能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青睞。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必須時刻牢記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黨應盡的義務,任何時候都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終堅持為人民謀利益,明白群眾路線是鑄就我們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我們黨把群眾路線運用到指導開展敵后抗日游擊戰(zhàn)、根據(jù)地建設等各方面,為贏得抗戰(zhàn)勝利凝聚了“最深厚的偉力”;解放戰(zhàn)爭時期,人民群眾用“小推車”推出了淮海戰(zhàn)役的勝利;新時代十年,從如期打贏“一個也不能少”的脫貧攻堅戰(zhàn),到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實踐活動……我們黨的根本理念就是以人民為中心,在于讓人民生活幸福這一“國之大者”,在于讓“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這一質(zhì)樸愿望。
始終踐行群眾路線。黨員干部必須心系群眾,想干事、干成事,真真切切做到實實在在為人民謀利益,把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深深根植于思想中、具體落實到行動上,要著力解決群眾最關(guān)心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爭做群眾的知心人、貼心人、領(lǐng)路人。黨的十八大以后,習近平總書記翻山越嶺、跋山涉水,走遍了十余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五十余次深入了解扶貧工作。在太行深處,習近平總書記鼓勵鄉(xiāng)親們“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在大別山金寨大灣村,又強調(diào)“不能忘了老區(qū)人民”……念茲在茲,唯此為大。身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當好人民的“勤務員”,始終保持與人民“有鹽同咸、無鹽同淡”,始終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以馳而不息的奮斗姿態(tài),有效應對重大挑戰(zhàn)、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才能詮釋“不負人民”的赤子之心。
將人民滿意作為最高要求。群眾利益無小事,為民服務正當時。身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要知道肩上的責任和使命,要把群眾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群眾的滿意作為最高要求。牢固樹立與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理念,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時刻將人民安危冷暖“置頂”,明白“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飯,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牢記“人民滿意”是最大的幸福。一切為民者,則民向往之。把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評判標準。把群眾滿意作為評判黨員干部的“水平儀”“度量尺”和“風向標”,黨員干部在為民服務的過程中,干得怎樣,群眾最有發(fā)言權(quán),特別要聚焦基層基礎(chǔ)、鄉(xiāng)村振興、社會治理、民生保障等,實事項目行不行,群眾最有發(fā)言權(quán)。唯有這樣,才能從群眾的意見中汲取智慧,從群眾的創(chuàng)造中汲取力量,更好地做到為群眾服務,從而讓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xù)。
來源:共產(chǎn)黨員網(wǎng)
推薦內(nèi)容
分享到

集團總部電話:

手機網(wǎng)站

微信公眾號